-
作品名稱歸途(回家路上)
-
作 者許淵富(1932)
-
創作年代1965
-
類 別攝影
-
媒材技法日本優質平滑藝術紙
-
尺 寸25.4x30.5cm
-
入藏年度2013
-
入藏方式捐贈
☆ 「歸途」,1965年於臺南市鹽水溪河堤演出拍攝。
☆ 日本有一首「夕燒け小燒け‧Yuyakecoyake‧晚霞」的童謠,凡是唸過小學的日本人都會唱這首童謠。我因受過日本小學教育,對這首「夕燒け‧晚霞」童謠並不陌生。
☆ 「歸途」,是為參加全省兒童遊戲攝影比賽拍「小姑娘請進來」結束時已是黃昏,剛好有「夕燒け‧晚霞」出現,臨時安排的劇情。
最前面是大女兒背著老么,老么身上又背一個布娃娃,後面是老四坐在娃娃車,老二推著娃娃車,老三在前面幫忙拉娃娃車,五個女兒各有所職。天上的圓月,是在放大時置一瓶蓋於紙上擋去曝光所成。
★ 「歸途」曾獲日本1965年美樂達(Minolta)相機國際攝影賽「準特選」。
★ 本作以Minolta SR-3相機配50mm鏡頭,使用Fuji Neopan-SS底片拍攝。 《25》
關於創作者-許淵富(1932)
☆ 日本有一首「夕燒け小燒け‧Yuyakecoyake‧晚霞」的童謠,凡是唸過小學的日本人都會唱這首童謠。我因受過日本小學教育,對這首「夕燒け‧晚霞」童謠並不陌生。
☆ 「歸途」,是為參加全省兒童遊戲攝影比賽拍「小姑娘請進來」結束時已是黃昏,剛好有「夕燒け‧晚霞」出現,臨時安排的劇情。
最前面是大女兒背著老么,老么身上又背一個布娃娃,後面是老四坐在娃娃車,老二推著娃娃車,老三在前面幫忙拉娃娃車,五個女兒各有所職。天上的圓月,是在放大時置一瓶蓋於紙上擋去曝光所成。
★ 「歸途」曾獲日本1965年美樂達(Minolta)相機國際攝影賽「準特選」。
★ 本作以Minolta SR-3相機配50mm鏡頭,使用Fuji Neopan-SS底片拍攝。 《25》
1932年出生於臺南草鞋街北極殿對面巷內(現民權路二段64巷6號)。
60年代的臺灣攝影家,慣以沙龍或紀錄寫實之間各取所好;然當時有些年輕攝影家,不安於傳統模式與慣性技法的束縛,企圖在構圖、意象上追求另一種個人風貌,以表現更自由、鮮活的視覺動力,而臺南攝影家許淵富便是這樣的實踐者。從另一個層面來說,他由客觀的紀錄寫實出發,再發展至主觀意識的心象寫實。
60年代的臺灣攝影家,慣以沙龍或紀錄寫實之間各取所好;然當時有些年輕攝影家,不安於傳統模式與慣性技法的束縛,企圖在構圖、意象上追求另一種個人風貌,以表現更自由、鮮活的視覺動力,而臺南攝影家許淵富便是這樣的實踐者。從另一個層面來說,他由客觀的紀錄寫實出發,再發展至主觀意識的心象寫實。